为深刻领会并精准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10月28日下午,思政部思政教研室于善教楼2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思政教研室专兼职教师共同与会,聚力研课,共谋提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孔一霖主持。

会议伊始,孔一霖首先明确了本次集体备课的核心目标与要求,引导全体教师统一思想认识。她强调,思政课教师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与铸魂育人的践行者,必须在学习全会精神上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确保理论理解无偏差、精神领会无遗漏、内容阐释融会贯通。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要紧扣学生认知规律与专业特点,让全会精神如盐入水般自然融入教学,既要讲透战略部署的核心要义,又要确保学生能学懂、弄通、做实。她指出,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素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坚实的思政力量。
在专题讲解环节,孔一霖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建议》,系统梳理了《概论》课程各章节的教学重难点、逻辑框架与教学设计思路。她提出,应以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关于教育、医疗、民生等领域的战略部署为关键教学切入点。例如,通过关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全会部署,引导学生从教育、科技、人才三大维度,明晰医学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时代机遇及身为医专学子的责任与践行路径。她还倡导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的生动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专业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与学生的代入感。
于小然、邢书扬、牛赫三位青年思政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别从学情分析、方法创新与案例设计等维度分享了鲜活的经验与思考,为课程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基层视角与实践智慧。
最后,校长袁兆新对本次集体备课会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教学工作提出四点明确要求:一要突出“准”字,确保课堂教学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精准传递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内涵和精髓要义。二要突出“活”字,立足贴近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规律,创新教学载体和话语体系,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三要突出“实”字,强化实践导向,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觉的行动担当,实现知行合一。

此次集体备课会聚焦精准,研讨深入,不仅深化了思政课教师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把握,更凝聚了“将战略部署转化为生动教学实践”的广泛共识,明确了全会精神融入《概论》课程的具体实施路径。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备课会为新的起点,迅速将研讨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结合医学专业特色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的同时,清晰规划自身成长方向,着力培养兼具“精湛专业能力”与“深厚家国情怀”的有志青年,为“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与地方医疗事业输送有生力量,为高质量开展《概论》课教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